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2022年第7卷

上海市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2022-11-11


为进一步推动法学法律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应用,2019年起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国知网战略合作在线出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每年公开出版24卷千万字规模的大型法学法律原创学术文库,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可在线查询、下载电子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集中呈现法学法律界年度有品质、有特色的内容生产。截至目前,《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2020、2021年全部72卷和2022年1-8卷2700余篇文章全面完成编辑任务,2370篇文章已在中国知网全文上线,单篇下载量最高超3000次,总下载量超50万次。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7卷目录——航天法治建设研究文集

主题外层空间国际法治与中国的贡献


前沿问题



外层空间中的国际合作——以中国空间站为例

赵芮雪  张媛媛

欧洲航天合作实践机制对中欧航天国际合作的启示

戴  苑

浅谈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发展

陆  益

“负责任外空行为”倡议各方立场文件及走向分析

胡艺凡  王国语  吴清颖

美国两用卫星军事化利用的新动向及法律规制

王  序

太空武器化治理的制度现状与中国方案

解  非

应用新型样态外空武器的法律分析

罗杨堞

课程思政教学在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功能与发展路径

蒋圣力


航天立法研究



中国商业航天立法简析——为商业航天活动的出现开垦一片荒地冯一乘浅析商业航天发展进程中的立法问题部彦麟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法律规制及展望陆朱思铭激活商业航天与空间法之间的蓝海厉万方  徐清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法制构建设想刘雨雪商业卫星发射法律责任制度研究陈远瞩  孙博宇


外空资源研究



外空资源开发法律问题探究张羽茜外空资源优先权制度研究任凯艺  王国语  程一帆论国际海底管理局“适应性管理办法”于外空矿产资源开发之适用顾臻彦外空资源优先权相关制度研究贺慧玉低轨巨型星座的国际电信法问题分析王国语  程一帆  任凯艺太空游客的法律地位探析王慧芝亚轨道旅游背景下外空划界法律问题探析杨  宽  于梦雪激光致盲间谍卫星的国际法适用问题分析王国语  张亚钦  胡艺凡


外空活动损害研究



LTS准则视角下空间碎片治理面临之问题与应对赵琪玲空间碎片减缓义务国际法依据研究赵耀东空间碎片主动移除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目标为视角潘  晓近地轨道空间碎片治理的法律机制构建——以中国空间站建设需要为视角刘月月试论外空活动损害赔偿争端解决的法律路径柏婉丹  叶权峰论私营航天活动损害赔偿责任法律制度研究王慧芝

前沿问题

1.外层空间中的国际合作——以中国空间站为例
作者:赵芮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媛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空间活动具有成本高、周期长、回报慢、技术难等特殊性,这决定了国际合作在外层空间资源探索利用中的必要性。国际空间合作能够聚集各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国家之间的优势互补,开拓国际市场,进行空间科学成果高效转化,达到为全人类服务的目的。国际法也对此进行了规定。1996年国际空间合作宣言为国际空间合作确定了基本原则,该宣言同外空条约以及联合国宪章一起构成了国际空间合作的国际法基础。中国作为空间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兴航天大国,在国际空间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项目拉开序幕,中国已向全世界所有国家、组织、私营实体发出空间站合作邀请。在先前的经验指引下,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起空间站国际合作法律框架,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空间活动  国际合作  空间站  法律框架  外层空间  数据共享


2.欧洲航天合作实践机制对中欧航天国际合作的启示
作者:戴苑(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作为推动当今世界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和欧洲基于客观现实理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彼此间的航天国际合作。为了在与欧洲的航天国际合作中能够居于更加积极主动的地位并取得更加充分合理的收益,中国应当全面了解欧洲开展航天合作的具体实践及基本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就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中欧航天国际合作确定己方对策。欧洲航天合作在实践中已基本形成了多主体相互结合地在国家层面、欧空局层面和欧盟整体层面同时开展多层面合作的机制。据此,中国可以中欧航天合作委员会框架下的《2015-2020年中欧航天合作大纲》等相关国际协议为基础,以欧洲多主体、多层面的航天合作实践机制为参照,探索加强中欧航天国际合作的整体思路和具体路径。
关键词:航天活动  国际合作  欧洲航天合作  中欧航天合作  航天合作  实践机制  国际协议


3.浅谈后疫情时代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发展
作者:陆益(湘潭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速发展。中国空间站将于2019年发射升空,并预计于2022年左右建成。但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中国与其他各国的空间合作也遇到各种困难。中国空间站作为届时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就空间站的国际合作发出邀请,欢迎外国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科学实验等合作空间站的国际合作面临许多国际法问题,而中国倡导的新合作模式,也面临诸多法律挑战。
关键词:中国空间站  国际合作  外层空间  后疫情时代  国际法新合作模式


4.“负责任外空行为”倡议各方立场文件及走向分析
作者:胡艺凡(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国语(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吴清颖(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目前,全球战略安全发展至新阶段,各国实力斗争及规则博弈逐渐拓展至外空领域。主要军事大国加快空间能力部署进程,由此产生的外空安全问题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2020年8月,英国代表向联合国提交了“通过负责任行为准则、规则和原则减少空间威胁”的草案,意图扩大以美国为首的外空同盟的领导力及话语权。同年12月,“负责任外空行为”倡议(A/RES/75/36)得以表决通过。针对第75/36号决议,各成员国、国际组织及民间智库于2021年1-7月提交的立场文件,其中对空间碎片、反空间能力发展、空间技术两用性质以及既有国际法适用性问题的关切,既体现了国家间外空军事博弈的走向,也可能打破外空战略相对均衡的状态。
关键词:“负责任外空行为”倡议  空间能力  外空安全  外空军控走向  反卫星实验  国际法适用


5.美国两用卫星军事化利用的新动向及法律规制

作者:王序(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两用卫星的军事化利用一直是外空军事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美国军方外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两用卫星自身的星体小型化,星座巨型化发展新趋势迎合了美国军方建设弹性外空架构,更新战略战术以及建设综合作战体系的需要,符合美国政府坚持外空军事化,推进外空军事体系转型升级的构想,也因此对外空和平与安全产生了新的威胁,需要通过贯彻国际空间法公平原则,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的方式进行合理规制。

关键词:外空军事化  美国政府  两用卫星  外层空间法律规制  国际空间法  外空战略


6.太空武器化治理的制度现状与中国方案
作者:解非(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随着太空竞争的日益加剧,太空武器化愈发成为太空安全的突出问题。现有太空武器化的治理体系随着太空安全形势的改变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健全和完善,呈现出制度供给匮乏、制度内在规范不足、制度效能缺失等困境,已无法适应太空武器化问题治理的现实需要。实现太空的非武器化既符合人类的利益,也是最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政策选择。中国应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努力推动针对太空武器化问题的大国协调;坚持反对太空武器化的立场不动摇,在太空安全领域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全球安全观,积极推动太空武器化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变革,为太空武器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关键词:太空武器化治理  国际制度  制度困境  中国方案  太空竞争  全球安全观


7.应用新型样态外空武器的法律分析
作者:罗杨堞(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目前,部分国家争先在外空或以外空为目标在地面发展和部署武器,有必要对外空相关法律概念及其关系进行梳理和明确。外空技术发展迅速,外空武器更新迭代,外空虽未有存在许可部署外空武器的国际法律规范,但有明确禁止性规范。在部署外空武器的规范基础上讨论对许可范围或未明文禁止范围内部署的外空武器的利用的规范。外空暂时缺乏武装冲突甚至外空战的实践,但并不缺乏对一般外空军事行为的法律规范。在最新样态外空武器如飞式卫星武器、非物理的电子干扰武器等运用时,可援引自卫权的限制规范和是否构成使用武力的具体分析。对外空武器化的法律分析本质在于践行和平利用外空原则,更充分理解并适用相关国际法律规制。
关键词:外空武器化  伴飞式卫星武器  电子干扰  外空使用武力  国际合作  国家安全


8.课程思政教学在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功能与发展路径
作者:蒋圣力(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国际公法教研室主任)
内容摘要: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培养是推动国家航天法治进程、助力国家航天强国转型升级软实力建设的题中之义,是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国家涉外航天实践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维护国家涉外航天利益所不可或缺的。为确保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具备应有的素质和技能,法学专业高校院系应是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阵地,围绕涉外航天法治与外层空间国际法治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应是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培养的起步基石。在开展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所具有的独到的价值引领作用,对于保障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服务于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发展应当特别重视加强对涉外航天法治人才坚定维护国家空间利益的崇高理想和促进实现外层空间国际法治的远大抱负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法学高等教育  航天法治  价值功能  发展路径

航天立法研究

1.中国商业航天立法简析——为商业航天活动的出现开垦一片荒地
作者:冯一乘(荷兰莱顿大学航空与空间法高级硕士)
内容摘要:通过研究了当前适用于航天活动的法律框架,进一步注意到我国民用航天项目的蓬勃发展及其重要性,并强调了制定国家航天法的紧迫性。通过比较国际法协会(ILA)的“航天示范法”和现行中国航天立法中的要素,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航天立法,设计出一部统一的国家航天法。
关键词:航天立法  商业航天活动  国内法  国际法  国际合作  立法技术


2.浅析商业航天发展进程中的立法问题
作者:部彦麟(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日渐成熟。随之而建立的商业航天产业,也在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指导政策下有了从零到一的演进。但是,回望中国商业航天近10年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由于行业不具备成熟的产业架构和基础,更缺乏完善具体的成体系化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导致我国的商业航天进展始终比较缓慢。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航天法立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对此,可在法律框架下探讨分析航天法在商业航天发展进程中所涉及的体系化和具体化的立法问题。
关键词:商业航天  民营航天  航天企业  立法体系  航天立法  政策支持


3.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法律规制及展望
作者:陆朱思铭(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在政策利好、技术进步和国内外实践成果喜人的大背景下,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然而,我国缺乏统一的立法规制,现行规范多停留于扶持政策、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律位阶较低,产业计划、园区建设和军民融合等实践步履维艰。中国商业航天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与国际体系接轨的同时,我国航天立法应当结合时代和本国背景,辅以程序性管理制度,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满足技术迭代和社会资本的实际需要,健全商业航天的金融模式,推进军民合作,以期为商业航天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
关键词:商业航天  航天立法  航天金融  军民融合  法律体系  市场秩序


4.激活商业航天与空间法之间的蓝海
作者:厉万方(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徐清容(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商业航天的法律规制问题成为热点问题,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较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我国法律现状并不完善,仍未出台航天法。我国航空事业缺少法律的指导与规制。借鉴我国民航业和美国商业航天公司的经验,提出相关可行建议包括我国应该着重部署合同相关内容的法律,加强国际法相关内容的立法水平,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发展绿色航天。由于中国目前对商业航天的政策大多是行政性的、零散的、不具体的,中国航天业管理体制不成熟,需要建设完备的配套法律体系。
关键词:商业航天空间法  航空法  航天业管理体制  民用航空  民航基本法律制度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法制构建设想
作者:刘雨雪(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自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中国在世界卫星导航领域正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了进一步推动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立法工作,确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法存在许多空白,已推出的政策针对性较弱,指示性有待提升,且立法层级较低,规制力不足。我国当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立法现状存有不足,应主要从卫星知识产权立法、卫星运行保障立法和卫星侵权责任立法三个方面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法制构建。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  卫星知识产权  卫星运行保障  卫星侵权责任国际航空法


6.商业卫星发射法律责任制度研究
作者:陈远瞩(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孙博宇(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我国航天产业已迈进商业化阶段,但有关商业发射的“软实力”相关立法尚处于真空期,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卫星发射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商业卫星发射活动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服务合同。商业卫星发射法律责任制度的主要特征包括:责任主体具有特殊性、保险制度的特殊性和法律渊源的广泛性。现有国际外层空间法律框架下的诸多公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外层空间活动责任规制,但限于时代局限性和国际法的滞后性,针对商业卫星发射的私人主体责任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国商业航天行业责任制度有体系性立法模式、独立性立法模式和综合性立法模式。大部分国家都对归责原则、商业卫星发射的保险制度做出了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商业航天的产业结构和立法现状,我国应该从独立性立法模式起步,而逐步发展为体系性立法模式。
关键词:商业卫星发射  法律责任  外空活动  商业航天行业责任制度  商业航天立法

外空资源研究

1.外空资源开发法律问题探究
作者:张羽茜(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外层空间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新兴的外空活动,给人类带来了丰富而巨大的利益,开发利用外空资源,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法律问题,如外空资源法律性质的不确定、相关立法的滞后性、争议协调机制的缺失,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外空资源开发法律制度的出路设想。在未来完善外空资源开发国际制度的过程中,应突破现有立法桎梏,通过完善国际法律规则,辅之以软法的补充功能,共同构建外空资源开发的新秩序。
关键词:外层空间  资源开发  法律制度  环境污染  争端协调机制  软法


2.外空资源优先权制度研究
作者:任凯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生),王国语(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程一帆(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生)
内容摘要:随着地球可开采资源越来越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目光逐渐转向外太空,日益进步的航天技术也增加了人类对外空资源开采的信心与期望。但由于外空资源法律属性尚未明了,外空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法律上的阻碍。为促进外空资源的开发,中国学者提出“外空资源优先权”这一概念。通过对既有的优先权制度进行梳理,包含起源、发展、分类、具体类型。结合外空资源的特点与法律属性,界定外空资源优先权的内涵与归类,并从国内外优先权具体制度中汲取可借鉴之处,对外空资源优先权所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空间法  外空资源  优先权  登记制度  权利转让  国际法


3.论国际海底管理局“适应性管理办法”于外空矿产资源开发之适用
作者:顾臻彦(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尽管外空条约及月球协定皆将外空活动之目的视为“全人类共同利益”,但于外空资源开发无法可依之当下,各国对外空矿产资源商业开采之态度有所不同。随着各国以商业开发外空资源为目的之私人企业逐渐成立,美国、卢森堡、日本分别通过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探索与利用空间资源法、宇宙资源勘探开发相关商业活动促进法,在国内立法层面确立关于外空资源开发之权属。基于外空活动充满未知的特征,针对外空矿产资源与深海海底资源相似的不可知性与各国利益间冲突,参照国际海底管理局建制,成立外空矿产资源管理局并辅以“适应性管理办法”的立法方法论或为解决之道。
关键词:外空矿产资源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适应性管理办法  海底资源  外空资源  外空矿产资源管理局


4.外空资源优先权相关制度研究
作者:贺慧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当前地球的资源现状使之对外空资源的需求提升,政府部门和私营实体的外空资源相关的活动也不断增加,外空资源活动成为领域热点。《外空资源活动国际框架发展要素》第7条明确提出的外空资源“优先权”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优先权在外空资源活动中具有国际上的合法性,符合外空条约的相关规定。但是优先权目前含义仍然模糊,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优先权的权利客体应当为外空资源活动运营者对其开发所获得的外空资源。优先权的重点是在优先考虑部分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也合理考虑其他国家利益,配合国内和国际的治理措施,实现其可行性。
关键词:外空资源  优先权  外空条约  制度研究  共同利益  自由探索和利用


5.低轨巨型星座的国际电信法问题分析
作者:王国语(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程一帆(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任凯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国际电信法虽然已经确立了公平、合理、经济利用频轨资源的原则,但并未做出具体规定。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9)的“里程碑决议”刺激了巨型星座的加快部署,使“先占先得”反而变得合规化、合法化。民用或商用巨型星座必须遵守国际电信法中的不得有害干扰原则以免对其他空间活动造成频率干扰。巨型星座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来大量的频率协调需求,因此《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小卫星手册》规定了不适用于《无线电规则》(RR)第9条第2节情况下的相关协调流程。国际社会应当尽快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频谱分配规则,建立对低轨频轨资源的“预留份额”机制。另外,应考虑增加对于“先占先得”星座计划的公益性要求,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关键词:巨型星座  国际电信法  里程碑决议  不得有害干扰原则  频轨协调规则  无线电规则


6.太空游客法律地位探析
作者:王慧芝(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在太空旅游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太空游客的法律地位却仍不明确,外空条约和营救协定中的“宇航员”和“宇宙飞船人员”没有明确定义,在利用条约解释的方法分析后,仍不能确定其是否能将太空游客囊括其中。太空游客法律地位的模糊使其不能得到完善的保护,必将阻碍太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国际社会应从联合国大会决议为主的软法出发来规制太空游客的法律地位,并以指导性原则推动各航天国家的国内立法,最后促使不同国家之间达成条约解释协定以确立太空游客的法律地位,进而给予太空游客更完善的法律保护路径。
关键词:太空游客  宇航员  宇宙飞船人员  外空条约  营救协定  条约解释


7.亚轨道旅游背景下外空划界法律问题探析
作者:杨宽(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于梦雪(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
内容摘要:亚轨道旅游产生的法律争议与外空划界难题息息相关。由于外空划界问题尚未解决,空气空间和外空没有明确的界限,介于两者之间的临近空间具体范围无法确认。亚轨道旅游在临近空间适用国际航空法还是外层空间法,以及亚轨道飞行器和亚轨道游客的法律地位都存在争议。在亚轨道旅游蓬勃兴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构建独立的亚轨道活动国际法律规制,建立亚轨道飞行器所有权登记制度和亚轨道飞行的无害通过制度,并设立专门的亚轨道飞行国际管理机构。我国有关外空划界问题的立场对未来亚轨道旅游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亚轨道旅游  亚轨道飞行器  外空划界  临近空间  国际航空法  外层空间法


8.激光致盲间谍卫星的国际法适用问题分析
作者:王国语(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张亚钦(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胡艺凡(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外空技术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指引和保障,外空军事对抗更离不开法律的规制与调整。激光致盲间谍卫星等干扰现今已成为外空军事对抗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对现有国际法的解释限制对手的相关行为,已成为外空安全国际规则博弈的新趋势,探讨激光致盲间谍卫星的法律适用问题尤为重要。激光致盲间谍卫星不属于“外层空间活动”范围,在进行激光致盲反间谍活动之前反间谍国不应承担提前磋商的国际义务,激光致盲间谍卫星也应注意“妥为顾及义务”的适用。
关键词:激光致盲  间谍卫星  外空国际安全  外层空间活动  提前国际磋商  妥为顾及义务

外空活动损害研究

1.LTS准则视角下空间碎片治理面临之问题与应对
作者:赵琪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内容摘要:空间碎片的扩散、空间活动的日益复杂、巨型星座的出现以及碰撞和干扰空间物体运行的风险增加,可能影响空间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为满足当时需要,同时为后代创建良好的太空环境,有必要在国际法领域内为空间碎片减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从目前空间碎片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法律难题出发,提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进行相关外空活动时应当遵守的国际合作义务和避免有害干扰义务。结合前述分析,以LTS准则为基础,提出空间碎片治理中的国际法上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巨型星座  空间碎片治理  空间碎片减缓  外空活动  长期可持续性准则  国际合作义务


2.空间碎片减缓义务的国际法依据研究
作者:赵耀东(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人类外空活动产生的空间碎片已然成为外层空间中的主要污染物,成为外空探索活动的障碍和威胁,亟须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治理。但外空法五大条约在规制空间碎片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与不足,致使空间碎片治理的进程举步维艰。而空间碎片减缓义务作为各国参与空间碎片治理的重要前提性条件,在当前的外层空间法律体系中规定模糊,存在争议。通过对外空条约环境保护条款的分析、对国际环境法“不得损害国外环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原则”等基本原则的借鉴,对《空间碎片减缓指南》《空间碎片减缓准则》等国际软法文件规定及其执行情况的探究,论证空间碎片减缓作为一项国际法义务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空间碎片  外空污染  减缓义务  外空条约  国际环境法  国际软法


3.空间碎片主动移除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目标为视角
作者:潘晓(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开展空间碎片环境治理,保障外层空间处于运行稳定和安全的状态,是让当前和今后世代都有机会对外层空间进行探索和利用的必然选择。在联合国外空委提出“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目标”的背景下,外空环境保护与空间碎片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然而,空间碎片主动移除作为治理空间碎片环境的最有效技术手段,依然面临着空间碎片的管辖权、控制权归属和主动移除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等国际法障碍,且因与外空军事化问题相交叠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为了避免“无法可依”的情况出现,诉诸国际软法对空间碎片主动移除问题进行规制,并加强国际合作,促使国际社会对这一紧迫问题达成初步共识,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国际空间交通管理体系,是当下治理空间碎片最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联合国外空委  空间碎片  主动移除  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  国际软法  国际合作


4.近地轨道空间碎片治理的法律机制构建——以中国空间站建设需要为视角
作者:刘月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自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空间活动已经产生大量的空间碎片。数量庞大的空间碎片阻碍着人类对外空的探索,大量的碎片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近地轨道以第一宇宙速度高速飞行,当它们与航天器发生撞击时,会形成大面积的碎片云,对航天器内部的系统和机器造成严重损毁,造成非常严重的爆炸和解体后果。本文基于中国“天宫号”空间站的建立,着眼于中国空间站所在的近地轨道空间碎片治理问题以及透过国际法上、其他国家关于空间碎片治理的法律条文,提出完善已有主要条约的建议,并提出构建近地轨道空间碎片治理法律机制的构想。首先,完善现有的国际空间法的规定。其次,必须制定专门的、全面的、系统的规制空间碎片的国际公约。最后,通过明确国际空间碎片管理职能机构的职能与构建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加强防治空间碎片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近地轨道  空间碎片  中国空间站  长期驻留时代  碎片治理  法律机制


5.论外空活动损害赔偿争端解决的法律路径
作者:柏婉丹(海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叶权峰(海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外空活动越来越频繁,当前的外空活动正出现商业化、私营化等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外空活动损害赔偿争端数量以及形式的增加。损害赔偿争端所采用的解决方式多为政治性外交途径,外空条约、月球协定、责任公约等条约规定的争端解决途径基本无人问津。外层空间损害赔偿争端具有主体特定、客体特殊、形式多样的特性,解决此问题还需要对跨领域知识具有高专业性。为了契合外层空间损害赔偿争端的基本特性与发展状况,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国际空间法法庭,订立新的外空活动争端解决公约,明晰和调整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以建立完善的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机制。
关键词:外层空间  外公活动  外空条约  国际空间法法庭  争端解决机制  损害赔偿机制


6.论私营航天活动损害赔偿责任
作者:王慧芝(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现行规制外层空间损害国际责任的法律自1972年责任公约以来一直未作修订,其以国家为中心的责任体系在私营航天实体日益崛起的现代航天工业背景下逐渐过时。当前航天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在适用于私营航天公司时会产生“发射国”概念界定模糊、缺乏对“方便旗”现象的有效规制、争端解决机制缺乏强制性等问题。基于此,国际社会应改进关于外层空间损害赔偿责任的相关规则,将私营实体纳入责任主体范畴,建立统一的监管和赔偿标准,并设立专门的私营航天活动损害赔偿争端解决机制。我国也应进一步完善国内立法顶层设计,明确私营实体准入下的航天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私营航天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外层空间  私营航天活动  责任公约  损害赔偿责任  现代航天  私营航天公司

往期精彩回顾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6卷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5卷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4卷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3卷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2卷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1卷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